复混肥料的生产方法很多,选择何种复混肥设备和生产工艺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。首先取决于复混肥目前的工艺水平,工艺水平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基础肥料的生产水平;此外还有当地和就近基础肥料的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,肥料的运输、贮存及成本,农业生产结构、肥料市场现状,施肥机具和复混肥料设备价格等。不同地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复混肥料的生产工艺,随着基础肥料生产水平的进步,复混肥料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变化。复混肥料生产所使用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:
(1)掺混肥设备-干法掺混工艺
①粉状肥料的掺混:粉状肥料的掺合是将各种基础肥料粉碎后混合的一种加工方法。
在复混肥料发展的早期,掺混是手工分批进行的,使用的工具是耙、锄头或者铁锹。在某些国家,手工方法至今还在使用,特别是对小批量生产更是如此。早在20世纪中叶,粉状掺混肥料在美国已得到很大发展,早期的粉状掺混肥料曾用过多种天然及人工无机、有机肥料,如草木灰、鱼粉、棉籽粉和骨粉等。20世纪50年代以后,过磷酸钙、重钙、硫铵、硝铵、氯化钾、硫酸钾、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等发展成为粉状掺混肥料的主要配料。有时为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酸碱度,还添加白云石、磷矿粉、花生壳和硅藻土等作为调理剂,其装置规模一般为(1~5)×l04t/a。
粉状掺混的工艺,首先按配方比例分别称量出基础物料,如硫酸铵、氯化铵、普钙和钾盐,破碎至过6目筛,然后进行掺合。一般都在掺混肥搅拌机中进行。将混合物料存放若干周进行“熟化”,使化学反应接近完全,然后破碎过6目筛后装袋。在有些国家,过磷酸钙进行轻度氨化以改善过磷酸钙的物理性质,并提供一部分氮养分。中国的一些工厂往往使用碳酸氢铵或钙镁磷肥进行处理,同样起到提供氮或磷养分并改善结块性的作用。